著名鋼琴家Vladimer Horowitz生前到世界各處舉行表演,他對演出的細節一絲不苟,每場必定採用自己的鋼琴演奏。完場前的安歌環節,必定一定彈舒曼(Robert Schumann 1810 – 1856) 《夢幻曲 Träumerei》作為結束。

這樣做法,不禁聯想無綫綜藝節目《歡樂今宵》,節目完結眾演員齊唱:「歡樂今宵再會…..」讓大大小小的電視觀眾們刷牙睡覺去了。其實我帶兒童小組唱遊,也會這樣做,不過用其它歌而已。

舒曼的名字,讓我覺得他應該是很舒服和神秘的人。他的作品充滿想像力,惟難以和我們產生共鳴,短小的樂曲寫得直接,很容易掌握,篇幅稍長的歌,素材顯得零碎,發展缺乏關連,教我不明所以。現階段我彈過舒曼,可能是這一首。

舒曼只用一種節奏,便能寫下優美動人的作品。全首表面上是六句旋律,因為頭兩句需重覆彈奏,合共八句。每一句分三段,停頓位幾乎一樣,形成了一首詩。

不明白嗎?聽聽《黎根之歌》吧。

尋晚,食了六個餐包。
可惜我依然系覺得仍未十分飽。


尋晚,食了磅半方包,
可歎是我依然覺餓不夠頂肚。

後半特別長的一句,例如「可惜我依然系覺得仍未十分飽」,舒曼請了三個人用四個音組成的小短句,輪流襯托答案。如下圖所示:

以前彈的,純粹覺得它好聽;現在彈的,發現它埋藏了很多訊息。舒曼表達的不單是兒童式的夢幻,而是我們對童真的離別。

短短的一首歌,擁有千變萬化的演繹方式,難怪Horowitz參與演出疲累不堪,也要向現場觀眾彈奏一次。